數字革命時代,投資管理者的困惑與破局

2019年的壹大金融科技新聞,是美國社交媒體Facebook在6月提出了Libra數字貨幣計劃。這意味著在比特幣之後,具有真正流通和支付屬性的數字貨幣即將問世,金融科技的壹個新時代在緩緩開啟。中國對此早有準備。當年,中國央行啟動了對數字貨幣的研究,並在今年3月24日宣布完成央行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平臺(DCEP)基本功能的開發,配套的法律工作正在進行,試用工作已經正式展開。
DCEP和Libra的誕生,是壹個風雲變幻的世界促成的。首要的因素是數字科技的發展,對支付產生了數字化需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和肆虐。這場疫情迫使大量的線下經濟活動轉移到線上,起到了加速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作用。而隨後引發公眾關註的中國“新基建”浪潮,是新壹代數字基礎設施投資的代名詞。數字貨幣的應用只是數字金融科技發展的壹個方面。以ABCD技術(即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和大數據)為主流的數字技術,將引發壹場全球金融格局的歷史性變化。
按照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學術副院長張純信教授的觀點,在這場數字經濟的發展和投資過程中,價值的數字化代表著下壹場數字革命,將從根本上改變世界經濟,由此催生的機會遠不止傳統貨幣和在線支付的新數字形態。這也將給數字金融和商業模式創新帶來根本性的顛覆。
問題在於,應該如何跟上這場技術的革命。

壹 金融行業:大變革需要新人才

世界在變化,中國金融行業也不會獨善其身。不過這場變革並不是在2020年才浮出水面的。在2018年前後,為了展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中央政府推動了壹系列金融改革措施,2018年4月宣布了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十壹條”,2019年7月宣布了加速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新十壹條”。在政策推動下,到2021年前後,中國金融行業即將實現全方位的對外開放。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曾通過艱苦談判築堤保護國內的金融產業,現在閘門即將打開。
在另壹方面,相關政策也指向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重組轉型。在經過若幹年的互聯網金融過熱發展後,決策者通過強化監管與政策指引,引導金融科技服務於金融業的數字化轉型和創新,推動金融科技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良好的信貸服務。今年5月,在政策指引下各銀行機構,尤其是中小銀行對小微企業推動延貸降息。國開行等政策性銀行推出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通過中小銀行將政策落地。實際上2018年年底央行推出過相關政策工具。今年5月的新政策在壹定程度上是2018年政策的延續,體現出國家層面上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壹觀念的持續認知。
隨著新基建的完善,大量企業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躍進中實現數字化轉型。金融科技企業在其中扮演雙重角色,所謂ABCD技術既可以用於金融科技企業自身的轉型,亦可通過金融科技企業用於為其他企業提供轉型服務。
大時代、大變化和大縱深,對於金融業的人力資源提出了新的挑戰。新壹代金融業的高端人才,需要有紮實的金融知識基礎和戰略觀察能力,也要有廣闊的國際視野,同時還需要對數字經濟行業有深刻的了解——自然,這樣的理論和實操人才的培養,就成了各大商學院們當下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 EMBA:商業人才的“三軌合壹”

商學院對於行業領袖級別的管理人才培養,往往通過EMBA這樣的項目實現。
EMBA,中文意思是“高級工商管理碩士”,申請人為擁有多年管理和實踐經驗的企業家和經理人。這壹教育領域在2002年獲得官方批準開始招生。據中國EMBA招生信息網的消息,到2017年全國具備有EMBA項目資格的院校共有64所。經過2014年全國EMBA項目的改革,統招和雙證制度的落實,整個項目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金融EMBA的與眾不同,是因為它具備在金融理論基礎上進行廣泛跨界這壹特點。企業家在事業達到壹定高度後,非常需要“跨界”的戰略視野和管理能力。金融EMBA的學生需要做到理論和實踐並重。目前,國內僅有少數幾家金融EMBA項目,招生條件均要求學生具備至少4年以上的企業或者組織管理經驗。壹群實操經驗豐富的管理者重返高校學習,是來尋找解決方案和提升理論高度的,用普通碩士課程的全日制教學方式很難滿足實際需求。
以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的金融EMBA項目為例。它采用的“三軌合壹”的教學模式,在當下國內EMBA課程中具有壹定的典型意義。整個模式分為三大板塊,首先是系統的金融知識課程,進行理論學習,以授課為主;其次是實戰課程,又稱為LIVE Learning,圍繞學生提出的課題,以調查、反思、反饋、重塑為學習動作,使用最新的技術和工具,通過歷時壹年的團隊學習,達到實戰目標,具有很強的實操性,LIVE被稱為“通過綜合借鑒的經驗學習”。第三個板塊為“JOT蛻變之旅”,它是塑造商業領袖的關鍵性課程,培養學生自我發現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掌握批判性思考問題的方法,提升自我格局。項目依托復旦大學綜合性優勢,將前沿科技和社會科學研究等課程融入JOT課程。
名師和名校都是EMBA的招牌。復旦泛海國金的執行院長錢軍和學術副院長張純信均有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工作、學習和從事研究的經歷。整體來看,復旦泛海國金在全國EMBA項目中的典型意義在於,它不但設立了具有代表性的課程和實踐項目,還將學校的傳統比較優勢融入了學生的商業領袖思維的升級進程中。在EMBA第壹陣營中,各個學校相關項目均依靠本校的傳統積累和比較優勢,因而使為商界領袖的培養打上了濃厚的多樣性烙印。

三 商學院的新價值:快速充電

2018年,《英國金融時報》的商業教育專欄作家海倫·貝瑞特寫道,盡管金融科技對學生有較強吸引力和話題相關性,但是商學院在教授類似課程時遇到主要的困難,卻是對金融或者數字科技的細節缺乏足夠了解。這壹問題反映了壹日千裏的金融科技給商學院教育提出的難題。
EMBA是對企業高管人才的培訓主力項目,也是整個商學院教學和研究的基石。但面對變化莫測的宏觀環境,EMBA項目相對強調“穩”,以求學生們和高校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商業理論和實踐之間實現穩定的結合。而外界帶來的變量,就目前解決方案來看,則往往通過商學院靈活提供各種衍生項目予以緩沖、消化和反饋。
當下全球的全球金融格局變化,為在金融EMBA的基礎上發展衍生的教育計劃提供了機會——這壹點尤其表現在金融與其他垂直領域的結合,對培養學科交叉的金融人才有特殊的意義。復旦泛海國金開設的金融高級工商管理領袖營、未來科技創投營和醫療大健康生態創投營,大體上還是利用了復旦本身的綜合優勢,特別是作為綜合性大學,復旦在科研和商業領域方面具有深厚的積累。復旦商科自從設立迄今已有百年歷史,改革開放後又在全國率先設立了國際金融專業,歷史積澱雄厚。在科研方面,復旦自身在生物醫療和數學等基礎學科上具有全國領先的優勢。各方結合,推動了各個創投營和領袖營等非學位培訓課程的誕生。
從課程設置來看,非學位類訓練營的內容相當前沿。以未來科技創投營為例,它的課程模塊包括對ABCD技術背景下科技創新以及多種商業盈利模式的認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思維運營與運用以及解析科技創投的資本策略等。醫療大健康生態創投營則設立醫療健康產業模式創新與政策改革、企業戰略與運營、醫療趨勢與前沿醫療以及疫情之下如何進行金融賦能等模塊。這些模塊的設計,基本上緊貼當下醫療、科技和金融三個垂直領域的最新發展現狀。模塊制授課時長壹般在6-7個月,並包含海外交流內容,在很大程度上,是金融EMBA在垂直領域教學的精煉版。企業家借此能夠實現靈活而有效的“快速充電”。
復旦泛海國金的思路很明確,將復旦的傳統優勢與最前沿領域結合,強調實踐和體會,為金融和垂直領域交叉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如果說金融EMBA是培養商業領袖,那麽訓練營則會帶出高素質“前鋒”,以滿足市場對人才的急需。就這個意義而言,復旦泛海國金的模式是有可復制意義的。
人脈的拓寬僅是重返校園的壹個附加收益。如果說企業初創,經過了第壹波競爭生存下來很重要,那麽在接下來如何做大,引入資本的力量,在經濟環境起落下具有更多韌性,企業管理與對行業的深入理解都非常重要。這使企業家和高管們始終有返校“回爐”的需要。“投資管理遇上了困惑”,“完善思想體系尋找更多的突破”,這些都是復旦泛海國金金融EMBA和訓練營學生重返校園的重要原因。只要這個變化和動蕩的世界繼續為不平凡的企業家們提供更多的機會,各個商學院必然會在做出相關的調整,以達到為商界提供最需要的人才這壹目的。

Leave A Comment